导航菜单
首页 >  沐鸣APP下载 >  » 正文

馬會2023香港國際慈善論壇 推動公益慈善 共建更平等社會蓝狮注册

馬會2023香港國際慈善論壇 推動公益慈善 共建更平等社會蓝狮注册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舉辦第三屆香港國際慈善論壇,日前在香港西九文化區圓滿結束。匯聚全球超過1,600名與會者,包括近70位知名演講嘉賓、逾180名地區和國際基金會代表,以及來自公益慈善業界、學術界、商界、社會、家族辦公室和政府等代表在一連兩日的論壇中,探討如何透過公益慈善力量推動變革和造福社群。
 
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 建立公益慈善平台 持續提升慈善業界專業水平
是次香港國際慈善論壇闊別五年後再度舉行,主題是「攜手公益 普惠社群」,最大目的是帶出社會面臨一些不平等狀況、社會資源不平衡等議題,然後透過論壇構建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慈善平台,讓各界聚焦如何改善及提升公益慈善業界的專業水平。
 
利主席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一連兩日的論壇眾多嘉賓都分享了許多寶貴的意見,蓝狮注册值得各界思考,特別是經過三年疫情,大家進一步發覺社會資源分配並不平均,引致很多問題出現,例如在疫情期間未能外出,導致部分服務未能作出支援,因此期望論壇能夠為與會者帶來新方向。」
 
利主席續稱,建立一個國際慈善平台非常重要,能令各界的建議和資源可以融合、落實執行,並引入更多新思維,可持續地推動不同形式的慈善服務。「香港國際慈善論壇於2016年首辦,第二屆在2018年,到今年第三屆規模為歷屆之冠,參與的嘉賓均極具分量,且非常樂意支持及認同論壇所作出的貢獻和影響力。我認為香港慈善事業多年來都做得很好,各非牟利機構和慈善機構非常有心。」而馬會舉辦香港國際慈善論壇則提供平台,讓公益慈善業界和非牟利機構一同探討合作機會和方式,包括如何分享資訊,或利用嶄新科技提高慈善服務水平,惠及更多市民。
 
馬會作為本港最大的慈善團體之一,冀推動各方攜手合作,將每一分一毫的善款都用得其所。
馬會作為本港最大的慈善團體之一,冀推動各方攜手合作,將每一分一毫的善款都用得其所。
不同團體跨界 攜手合作成趨勢
跨界合作也是未來慈善事業的大趨勢。「全球有很多慈善基金都好有心去做慈善,但傾向自成一角,當有了平台、有了馬會與其他非牟利機構的合作事例,外界便會明白到原來不同慈善團體可以攜手合作,發揮更大成效。」現在全球都面對各式各樣問題,如通貨膨脹、戰爭等,根本沒有一個國家、一個團體可以獨自解決,所以利主席相當期待平台可以推動更多跨界合作。「近年還出現一個良好趨勢,越來越多家族企業願意大力參與慈善事業,當然除了政府的鼓勵、穩健的財富管理等因素,規模越發接近西方國家的資金管理方式。而香港本身的金融架構十分成熟穩定亦是一大優勢,相信有助香港未來成為公益慈善中心,這一點值得大家一起努力推動。」
 
利主席最後總結表示,現時,全世界沒有一個慈善項目的標準,因此馬會投放50億港元成立公益慈善研究院,結合「智、善、行」於一身,主動開展策略性捐助項目,提升慈善業界水平,這不僅可配合香港政府的政策,對國家推行慈善活動都會有重大助力。「我好希望各界在這次論壇可以在吸收不同團體分享的知識和經驗後,推動公益事務更上一層樓。」
 
全球領袖聚首一堂 攜手推動公益慈善
在這次論壇中,與會者們紛紛呼籲各界攜手合作,推動公益慈善的發展。當中多個國際基金會領袖均有出席,包括洛克菲勒基金會(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淡馬錫基金會(Temasek Foundation)、Wellcome信託基金(Wellcome Trust)等,他們在座談演講中討論了關於「疫情後的反思:通過公益慈善事業推動全球協作。」
 
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發表閉幕致辭,感謝論壇演講嘉賓發表的真知灼見並表示︰「我們相信公益慈善之力,故需要建立平台,與業界保持恆常連繫。這亦是馬會主席宣布成立的公益慈善研究院的宗旨。這個由馬會撥款50億港元作為初始基金的項目,將匯聚最佳的想法和卓越思維,將之融會貫通,並委託機構調研和發表突破性的研究。公益慈善研究院將事必躬親、行動為主,提升公益慈善業界和非牟利組織的專業水平。我們期望研究院作為全球業界領導的角色,將不可或缺的亞洲聲音,帶到公益慈善界的全球討論平台。」
 
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在香港國際慈善論壇上發表閉幕致辭。
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在香港國際慈善論壇上發表閉幕致辭。
首場論壇的主題演講,由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及麻省理工學院教授Abhijit Banerjee就「經濟增長與公平目標之間的平衡」分享其真知灼見。
 
第二天的論壇,由題為「未來大都市的重塑以應對氣候變化」的主題演講掀開序幕,節目「Outrage + Optimism」聯合主持人及前聯合國氣候變化總幹事Christiana Figueres與得獎作家Amitav Ghosh博士,探討如何在面對氣候風險的情況下,打造具韌性和可持續大都市的最佳方案。他們亦肯定了公益慈善事業在推動改革上的關鍵角色。其他出席第二日論壇的講者包括: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不平等研究所百年紀念及客座教授Sudhir Anand教授、泰國國家衞生基金會會長Somsak Chunharas、前泰國總理Abhisit Vejjajiva,他們就公益慈善事業如何推動醫衞公平發表精闢見解。
 
Abhijit Banerjee教授(左一)聯同前泰國總理Abhisit Vejjajiva(右二)和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及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教授(左二)為第二場主題演講「創見與討論:東西方新興的福利體制」擔任演講嘉賓,並由香港青年協會高級顧問及亞洲國際學校有限公司主席王䓪鳴博士(右一)主持。
Abhijit Banerjee教授(左一)聯同前泰國總理Abhisit Vejjajiva(右二)和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及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教授(左二)為第二場主題演講「創見與討論:東西方新興的福利體制」擔任演講嘉賓,並由香港青年協會高級顧問及亞洲國際學校有限公司主席王䓪鳴博士(右一)主持。
主題演講「未來大都市的重塑以應對氣候變化」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前環境局局長、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右)主持,並與前聯合國氣候變化總幹事Christiana Figueres(中)和得獎作家Amitav Ghosh博士(左)一同探討在面對氣候風險情況下,蓝狮平台怎么注册?如何打造具韌性和可持續的大都市。 
主題演講「未來大都市的重塑以應對氣候變化」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前環境局局長、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右)主持,並與前聯合國氣候變化總幹事Christiana Figueres(中)和得獎作家Amitav Ghosh博士(左)一同探討在面對氣候風險情況下,如何打造具韌性和可持續的大都市。
座談演講「疫情後的反思︰通過公益慈善事業推動全球協作」,由亞洲公益創投網絡行政總裁Naina Subberwal(中)主持,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榮休主席陳致和教授(右二)、淡馬錫基金會總裁黃文雄(左二)、洛克菲勒基金會高級副總裁(健康倡議)Naveen Rao醫生(右一)、Wellcome信託基金暫任行政總裁Paul Schreier博士(左一),共同探討全球公益慈善事業的協作潛力,以防止及防範未來公共衞生危機的爆發。 
座談演講「疫情後的反思︰通過公益慈善事業推動全球協作」,由亞洲公益創投網絡行政總裁Naina Subberwal(中)主持,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榮休主席陳致和教授(右二)、淡馬錫基金會總裁黃文雄(左二)、洛克菲勒基金會高級副總裁(健康倡議)Naveen Rao醫生(右一)、Wellcome信託基金暫任行政總裁Paul Schreier博士(左一),共同探討全球公益慈善事業的協作潛力,以防止及防範未來公共衞生危機的爆發。
關繼威45年後凱旋回港 親證慈善賦予逆轉人生的機會
作為歷史上第二位奪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項的的亞裔演員,關繼威(Ke-Huy Quan)難忘45年前以越南難民身份乘坐救援船首度來港,隨後移居美國並成為童星,從此一生與電影圈結下不解之緣。今年以奧斯卡得獎者身份凱旋回港,他感嘆人生中最重大的轉捩點都與慈善有關,期望未來可演繹更多動人心弦、啟發人心的電影角色。
 
奧斯卡金像獎得主關繼威專程來港出席是次論壇。
奧斯卡金像獎得主關繼威專程來港出席是次論壇。
慈善救援成就光輝未來
52歲的關繼威在越南出生,對於當年逃難到香港的點滴,記憶猶新:「如果沒有香港的慈善救援,就沒有後來試鏡成功並加入影圈的人生經歷。」
 
唐人街的錄影帶出租店是關繼威兒時最愛流連的地方,香港的主流電視劇和動作電影伴他成長,令他深深愛上電影圈並渴望以此為事業。「可惜,當時亞裔演員在荷里活欠缺發展空間,只能飾演充滿刻板印象的角色,後來我決定轉為參與幕後工作,一度放下了演員夢。」關繼威慨嘆當時為了生計,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見步行步。近年被起用亞裔演員的電影作品數目大增,他解釋道:「近年因中國市場發展蓬勃,荷里活開始主動在電影中起用亞裔演員擔演主要角色,期望可協助打入中國及亞洲市場並提高票房收益。現在有更多好劇本讓我們選擇。感謝電影公司給我機會參與其中,讓我演繹的角色感動並啟發他人。
 
呼籲善待他人貢獻社會
獲邀成為2023香港國際慈善論壇主講嘉賓之一,關繼威滿懷感觸:「我和香港的緣份甚深。我的母親是香港人,疫情前我每年都來港探親。過去也曾參與香港電視圈和電影工作。由難民身份到奧斯卡得獎者身份,我永遠不會忘本,而且永遠記得誰給我第一個機會。今次答應參與論壇,因我相信慈善的力量強大而深遠,可以打破常規,改變很多人的現狀。感謝香港收容當年作為難民的我,讓我實踐夢想,我才能載譽歸來與大家見面。希望可以藉着我的人生經歷,鼓勵大家不要為人生或夢想設限,並善待他人,為社會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