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沐鸣注册 >  » 正文

六十二选择题考起学生 议员:国安教材宜生动贴地沐鸣注册


 
六十二选择题考起学生 议员:国安教材宜生动贴地沐鸣注册
    
本刊以网上及实体问卷形式,沐鸣登录邀请逾五十名中学、大专或以上学历人士暑假前一口气率先试做所有题目。
 
《香港国安法》实施近三年,教育局为丰富学生对国情及国家安全的理解,早前编写“国家安全教育暑期自学教材”提供六十二道选择题,鼓励学生在暑期每日做一题。本刊以网上及实体问卷形式,邀请逾五十名中学、大专或以上学历人士在暑假前一口气率先试做所有题目。
 
结果显示,五十多名完成六十二题的受访者中,最厉害的答对五十五题,最差的只答对十一题,但只有两人答对一半或以上,佔整体不足百分之四;最多人答对二十一题,其次为二十八至二十九题,整体中位数为答对二十三题。
 
考起最多人的题目是与港人常关注的颱风有关,题目问:“一九七一年八月十六日,强烈颱风(  )吹袭香港,对维多利亚港内的船隻造成严重破坏,来往香港和澳门的客轮“佛山号”不幸被吹翻沉没。”最多人答错“温黛”,只有三人答对“露丝”。
 
其次涉及内地城市题目,沐鸣注册 包括:“一九八五年八月十五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在(  )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大部分人选错“广州”,只有六人选对“北京”;“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中国首都北京开幕,哪些城市曾协办比赛项目?”正确答案要选齐“香港”、“上海”及“青岛”,但大部分人选错“西安”。
 
最多人答对的也是与香港主权相关题目, 其中“一八四二年七月二十七日, 英国舰队驶抵南京江面。至英陆军攻陷镇江后,清军已无力再战,签下不平等的(  )。”就有逾半人答对是《中英南京条约》。
 
有高中同学认为题目涉及历史范畴太广泛令答题有困难;初中同学直言感到题目艰深,他们均不满自己表现,但认为教材有助了解中国及香港的发展。另有受访者表示,现时高中取代通识科的“公民与社会发展科”也涉及相关知识。
 
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辖下成立“研究推动国民及国安教育小组委员会”,上月就提升青少年普遍对国家及国家观念的认识提交报告书。委员会主席梁美芬及副主席吴秋北上周公开促请有关当局,要以更积极态度推动国民教育,从学生幼年开始,每个教育阶段加入及加强学习国家历史和中华文化内容。
 
就今次自学教材设计,梁美芬向本刊说:“用多项选择题教国民教育,形式类近的选项艰涩难明,令同学感到挫败、容易讨厌这科。”她认为应给学生发挥空间,以较生动活泼的形式作答,使学习过程更开心。吴秋北则认为:“生活化的国安教育,比起以刚性知识教导好,相关教材设计宜简单易明,结合实际或真实生活例子,让学生容易掌握。”